靈魂的覺醒-我們為什麼而來?將去哪裡?Why are we here, where are we going? I think I get it now.

一直以來都覺得哲學很虛無縹緲,都會問念這個科系的朋友們,學了可以做什麼?以前我覺得沒有什麼用。現在卻覺得好有趣,當然也可能是自己的環境不同了,生理上的需求不用擔心,開始有時間空間去追求另一個層次。我感謝病毒來襲,使我的心智豐富了。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柏拉圖的靈魂循環不滅性

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曾說 “Thinking is talking of the soul with itself” 思考是身體與靈魂的對話,他也提出靈魂循環不滅性、同類互知等學說。他說:「我們現在清醒著,但之前的我們在熟睡,我們從睡的狀態進入到醒的狀態,接著我們又從醒的狀態回到睡的狀態,周而復始,這就是循環。靈魂是組成我們的一部份,會在我們身體死亡之後繼續存在,像車報銷不能開後,零件還在,這就是靈魂的不滅性。」

心靈或心智,若與身體分開能獨立存在又叫靈魂,是人們用來思考認知的,來組成中心思想、觀念、價值觀、人生觀和信仰等。柏拉圖說,通常我們的思考會被身體的一些需求打亂,比如對吃、喝、性、睡眠、舒適等慾望,但是透過脫離肉體的需求,心靈和靈魂就可以更好地專注,如果你善於在活著的時候練習,將你自己與肉體分離,那麼當你的身體死去,心靈就可以前往那個柏拉圖的極樂世界。如果你太過於陷入身體的渴求,在你死後你的靈魂會被吸回這個世界上,可能會轉世進入另一個肉體,再次轉世成人,或變成不同的生物繼續學習。 柏拉圖說,你的目標應該是活著時練習把心靈從身體分離出來。像佛家說的空,不受七情六慾而支配,身體受苦的時候,用念經打坐修行降低痛苦。專科的時候,曾和一位信佛的朋友聊到,如果佛家說修身不要大喜大怒,一切平平就是福,不是很無聊嗎?我寧願大吵之後,達到共識合好,享受人生的大起大落。現在想一想,要做到平平的是心境,其實很難,但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能夠Zoom out,就比較不會在一個結骨眼糾結。

靈為什麼要來到世上學習?天堂那麼好的話,為什麼要下來受苦?

就像打電動一樣,你希望透過破關,玩完整個遊戲,若能整個遊戲達到無所不知的境界,就有圓滿的滿足。如果有不同的角色扮演,你不也會想試試,看生在不同的條件資源下,對你想達到的結果會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生物會因為自然演化而改變,靈呢?透過不同角色學習生命的不同課程,之到修完畢業。在那之前會不斷循環,以不同的狀態存在,這就能讓我們在柏拉圖所謂同類互知的情況下,真正設身處地的感受。最後就會發現,自身的認知是限於自己的經驗,別人也是,所以沒有對錯進而取得「雅量」與「大愛」的徽章。經過愛自己,但自己曾是不同的植物、動物,進而愛所有的生命,學會對所有事物持有感恩的心。

如果說到處去旅遊是為了增廣見聞,培養雅量。
那靈的世界也是如此…

當你抱持這樣的見解,去看待生命的事件, 美麗不美麗,有不有名,錢多不多、家人怎麼看你、朋友怎麼評價你,你就能排出優先順序了…看到還在掙扎在各個環節的人們,短暫的生命,自然流出憐憫之心,他們正在修他們的課,破他們的關,不成功按下重來鍵繼續。如果能做到充份地感受生命,不受軀殼限制,隨時能抽離,不受逆境影響,這就是靈的終極之戰,在個體和整體間轉換,是真正的自由。

最後再談一下家人能永遠在一起嗎?有群體轉世之說,比如說去世的外婆回來當你的孩子,這樣不也是以不同的身份永遠在一起嗎?如果大家都修完生命的課程,還是可以以靈的形式繼續在一起。我甚至覺得這有可能只是說,愛能穿越時空,如果你的親人好友離開但你還能感受到你們之間的愛,這也是一種連結。

好吧,我原諒所有在我身上發生的不好的事,對我不好的人…
感謝所有讓我學習到的人事物…這樣我們之間就只存在正向的連結…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