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A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Or Sinosphere? Even until today Chinese characters are present in the Japanese and the Korean writing systems although they actually sound quite different. If you happen to speak some Chinese, you might be able to find quite some similarities among them. Before we go further, I would like to invite … Continue reading Differences among Japanese, Chinese and Korean writings
Where is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ed? 华人无所不在的心酸历史

Where is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ed?世界上有哪些地方庆祝春节? You might say in China of course but it’s not only there.To answer this question correctly, we need to zoom out and look beyond just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and think globally about Chinese people and their culture. 哪里庆祝春节?你可能说当然中国,但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扩大视野,不要单看国家的名字,宏观地思考中华文化。Nǎlǐ qìngzhù chūnjié? Nǐ kěnéng shuō dāngrán zhōngguó, dàn qíshí … Continue reading Where is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ed? 华人无所不在的心酸历史
從歷史的角度看社會運動-香港送中事件
大部份的時候,我不談政治。 但是看到香港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 讓我用歷史的觀點來分析目前的事件,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看。歷史上有許多城邦大國小國分分合合,我們來看看歐洲和一個與台灣差不多大的比利時的例子。西元2000年前,整個歐洲由凱爾特人(Celt),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斯拉夫人(Slavic peoples) 遍及各地。凱爾特人在西北歐,日耳曼人在中北歐,斯拉夫人在中東歐,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被羅馬人並稱為三大蠻族。 西歐荷比盧地區為低窪地帶,在羅馬時期雖被羅馬帝國統治,但因為常常淹水人們最多經過而已,建設有限,當地的民族和北歐,現英國、愛爾蘭、德國、法國、西班牙、遍及整個歐洲 (不好想像的話,可以想成是有紅髮安妮這種淺色頭髮和淺色眼珠特色的族群,為金髮碧眼民族的一支)。 快轉到15世紀,當時荷比盧和部分的法國是在一塊的,但因哈布斯堡王朝貴族近親繁殖無後或鬥爭關係,很多歐洲地區都後來由西班牙國王治理。16世紀時,新教漸漸興起慢慢分裂了那裡的民族,和信奉天主教的人一派,另一派則奉信新教 (所以比利時北部雖然說也荷蘭語但民情與語言上的細節都有不同。) 17世紀,比利時為荷蘭的一部分,18世紀受法國的控制直到19世紀初期,因為拿破崙滑鐵盧又回到荷蘭的勢力範圍。1831年不想擁戴新教的荷蘭國王,獨立運動成功,選了一位德國貴族為國王,是個很新的國家,比美國還新。 一戰時雖保持中立但因為地形平穩,許多戰事都在此進行所以也參與了戰爭,許多荷語人士(農民)被派為前線但聽不懂法語(長官)的命令而喪生,在當地有所謂三不管地帶或無人地帶 (no man’s land)之稱。二戰還是中立其實是投降於德國,現在是發達的西歐之一,但是有荷語、法語和德語複雜文化,其中荷語區因為歷史上受歧視目前也想獨立。 我要說的是,比利時獨立還不到200年,怎麼沒見荷蘭人對比利時人說回歸吧!怎麼沒西班牙人對西歐說我們應該是一國?南韓和北韓可以說統一就統一嗎?已分裂是事實,並不一定是人們想要的,但是就是現狀。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主權紛爭但沒有真的分開:如比利時荷語區、北愛爾蘭問題、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才建立不過一二代的和平,值得動亂嗎? 再看一下中國,如果我們說主要是中國主要為漢族,歷史上的外族因為生活不易,嚮往中原的蓬勃,突厥人(現土耳其)在隋朝,吐蕃人(現西藏)唐朝、契丹人(今新疆)和女真人(今黑龍江)在宋朝、蒙古人在元朝、滿人(之前的女真/金人漢化在1635年被皇太極改為滿洲族)在清朝,都和中原進行了融合,中國也在變革中變得更加多元與進步。 我在台灣長大,媽媽為江西加客家血統,爸爸這邊是說台語的,為17世紀因為荷蘭人邀約到台種甘蔗的福建移民。我自留學時期長期住在國外,有很多來自各地的朋友,其中也包含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朋友,當然也曾談及主權的問題,但是人和人之間沒有必要被分化,政治讓給政客去吵。我只上了一天的日本學校的奶奶,只認同說台語的是台灣人,不認同原住民為台灣土地上最先的民族,但是語言真的代表了你的族群?我要說的是,其實我們根本就很難分,最多追溯到二三代,誰知道我們的基因是怎麼混的,所以不可考究的話,也不再重要,不然我以後的混血小寶寶又要怎麼看待自己的身份?! 20世紀由海外的華人發起推翻滿清的革命運動,至今也才剛過百年不久,而且在這一百年來又有好幾十年充滿著動盪,也許真的只有年輕人這一代過著相對安穩的生活,要的東西不再只是錢還有自由和成就感,自己也是一樣。就像歐洲的難民問題,也許大規模的移民也即將上演在亞洲,不過中華民族散落各地早在19世紀初,華工到世界各地謀生時就是個事實,在北美造鐵路、在南美砍甘蔗、在世界大戰中裡搬運屍體,結果又遇到中國內戰,即使在當地受歧視也居住了下來,不然你以為好多的唐人街、中國城、中餐館是怎麼來的?有了中華民族近代的血淚史,大家何苦逼迫自己人,大家都是世界的公民,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習到,鎖國或狹隘的思想終究會被迫開放! 台灣是一個島名,而台灣和大陸分別為二個不同的中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人民不希望被混為一談,所以我們叫自己台灣,沒有不好,但是刻意忽略中華民國是也中國的事實也沒有必要。別忘了,1971年前聯合國承認的中國為中華民國,之後因為國際勢力的轉向,後來承認的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也不到50年前。1949年後,二個中國是平行存在的,有相似的文化和語言但分歧的近代。 不過如果我權益受到威脅,我也會選擇抗爭,就像在家有問題拿出來談,才能一起找更好的方法。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能確信的是,就像我們在60,000年前在非洲找尋水源的共同的祖先,人們會不斷地努力去尋找更好的生活,讓我們為正綻放生命力的人們加油!
Make Friends with the world-Portugal 和世界做朋友-葡萄牙篇
一些我環遊世界當口譯帶團,在當地發生的小故事。Here are some short stories about working as interpreter touring around the world. 2018年10月12日 Porto, Portugal 波爾圖,葡萄牙 Visiting the home of Port wine, Douro valley with Tania.She introduced the daily lives of a Portuguese, traffic, education, health care and answered to all additional questions, played traditional Portuguese FADO music with her phone and people could … Continue reading Make Friends with the world-Portugal 和世界做朋友-葡萄牙篇